體重從900克到2520克,奶量從每8小時嘗試0.5ml奶到自行完成40ml,從呼吸困難、臉色發紺到體溫正常、呼吸穩定,在岳陽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呵護下,一步一步闖關,一名超低出生體重寶寶躲過了生死劫,平安出院,寶寶和父母重聚在元宵佳節。
2017年12月23日中午,隨著一陣救護車的鳴叫,一個孕周僅28周、出生體重僅900g的早產兒寶寶,在醫護人員的護送下,從縣級醫院轉入岳陽市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科。 寶寶入院時呼吸困難,臉色發紺,醫護人員立即展開搶救,清理呼吸道,進行重癥監護,上呼吸機予以呼吸支持。剛入院時,患兒僅能每8個小時嘗試0.5ml奶,但哪怕是這樣微量的喂養,對患兒的胃腸道都是大大的考驗,需長期從靜脈提供維持生命及生長的營養。寶寶皮膚嬌嫩,血管細如發絲,靜脈穿刺難度大,護士長史慧華帶領護理團隊對寶寶進行了PICC中心靜脈置管,確保了靜脈通路的通暢,為寶寶長時間靜脈給藥提供了保障。
900g的寶寶只比成人手掌稍大,胳膊只有成人的手指般粗。寶寶各器官發育極不成熟,機體免疫力低,特別容易發生感染,死亡率及傷殘率高,救治難度大。果然,寶寶出生半個月后出現了加奶困難、呼吸暫停的現象,好不容易奶量加到每3個小時7ml,由于感染,寶寶出現明顯腹脹,不得已再次禁食。
家屬看到寶寶病情反復,擔心出現后遺癥或人財兩空的窘境,一度想要放棄治療。新生兒科主任李鴻鳴了解情況后,組織科內會診,并且反復跟家屬談話:“每個寶寶都是小天使,來了就是緣分,早產寶寶的救治確實要過幾個難關,我們將全力救治!”樸實的話語,真摯的情感,重新燃起了家屬的希望,在家屬的配合診療下,寶寶的病情慢慢好轉!
寶寶的喂養越來越好了,從3ml一餐、5ml一餐到25一餐,每天完成奶量也越來越多,體重也在慢慢地增長。為達到追趕生長的目的,新生兒科副主任秦素芳決定采取母乳和母乳強化劑的優化喂養方式,同時邀請寶寶的母親進入病房進行“袋鼠式”護理,給寶寶聽音樂,做撫觸,讓小小的身軀感受到母親的溫暖。終于,寶寶在出生60天后不需要依賴氧氣了。
經過岳陽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65天的全力救治,這個柔弱而又頑強的小生命,一步步度過了體溫關、感染關、呼吸關、出血關、營養關、黃疸關等一道又一道生死難關。目前,寶寶體重已達到2520克,體溫正常,呼吸穩定,每次能自行完成奶量40ml,大小便排出正常。
岳陽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團隊2017年已成功救治1例28周以下早產兒,52例28周至30周早產兒,5例1000g以下早產兒,34例1000-1500g早產兒。他們就像“天使護衛隊”,一次次護佑“袖珍寶寶”們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