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孕期不適該怎么應對呢?今天就為大家來解答!
1.早孕反應
早孕反應一般出現在6周左右,早孕反應常表現為畏寒、頭暈、流口水、乏力、嗜睡、缺乏食欲、喜食酸物、厭惡油膩、惡心、晨吐等。少數孕婦的早孕反應會持續整個孕期。
緩解方法:
● 可以通過少吃多餐、多吃干糧的方式來改善,同時可以每日補充10mg左右維生素B6,可以有效地緩解孕吐,如果孕吐嚴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增加劑量。
● 如果惡心癥狀出現在早晨,可在起床前吃一些谷類食品,吐司或餅干,睡前吃些高蛋白的零食,如瘦肉,奶酪等。
● 避免辛辣刺激、油炸或油膩的食物。
● 盡量避免聞到刺激性的氣味。
2.水腫及下肢靜脈曲張
隨著孕期子宮的增大,我們的下肢靜脈會受到一定的壓迫,尤其是到孕晚期以后,可能會出現下肢的水腫和靜脈曲張。
緩解方法:
● 避免長期站立或壓迫雙腿。
● 坐、臥休息時,盡量抬高雙腿,幫助血液回流至心臟。
● 可穿彈力適當的彈力襪。
● 每天堅持適度運動從而控制體重、促進血液循環。
● 如下肢明顯水腫或經休息后不見消退者,需及時就醫。
3.便秘
妊娠期孕激素、生長抑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增多,胃動素減少,子宮增大等,這些改變可以使腸道蠕動減慢、腸管受壓、胃腸道平滑肌松弛、盆腔血運變差,導致排便困難。
緩解方法:
● 清晨飲白開水、多吃易消化的含有纖維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適當活動,按時排便。
● 補充充足的水分,一天要攝取2000 毫升的水分。
● 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 必要時依醫師處方服用軟便劑,切勿自行用藥。
4.下肢痙攣
抽筋可以說是孕期最普遍的癥狀之一,肌肉痙攣多發生在小腿腓腸肌,是孕婦缺鈣的表現,常在夜間發生。
緩解方法:
● 孕婦要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如奶制品、豆類、深綠色蔬菜和小魚干等。
● 晚上睡覺注意雙腿保暖,避免疲勞。
● 孕婦保持正確的坐、站、走路的姿勢,穿平底鞋,盡量避免彎腰工作,定期做產前檢查。
5.腰酸背痛
妊娠期關節韌帶松弛,增大妊娠子宮向前突使軀體重心后移,腰椎向前突,使背肌處于持續緊張狀態,孕婦常出現輕微腰背痛。
緩解方法:
● 不要站立太久,長時間走路或提重物時可使用托腹帶。
● 變動姿勢時,最好用雙手支撐腰部,減輕腰部的負荷,注意動作要緩慢,不要突然站立起來,避免受傷。
● 不要穿高跟鞋,以減輕脊柱的負擔。
● 站立時盡量不要提太重的物品。
● 盡量不要爬樓梯。
● 撿東西時盡量彎曲膝蓋蹲下去再進行下一步動作,避免直接彎腰懸空去撿。
● 多休息,時常抬起腳對背部有一定的好處。
6.乳房脹痛
孕期乳房脹痛是正常的孕期生理現象,不需進行特別治療,要是痛得比較厲害,可以用以下方法來緩解疼痛癥狀。
緩解方法:
● 選擇合適的內衣。
孕期原來的內衣會束縛胸部讓人感覺不適,應選擇適當的乳罩,可以減輕脹痛的感覺。
●熱敷:用柔軟的熱毛巾熱敷、輕輕擦拭等方式來緩解乳房的不適感。
●按摩:每天用手輕柔地按摩乳房,緩解不適感。
7.孕期貧血
懷孕后由于孕婦血容量和紅細胞數量增多,血液稀釋會出現生理性貧血。
緩解方法:
● 從懷孕中期開始,孕婦對鐵的需求量大了,而且單靠食補是不足的,孕婦應從懷孕4-5個月就開始補鐵。
● 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禽類、動物肝與血(鴨血、豬血)、蛋類等富含鐵質的食物;豆制食品的含鐵量也很多,腸道吸收率也比較高,可以多多攝??;主食也能多吃面食,面食較大米含鐵多,腸道的吸收也較大米好。
● 蔬菜與水果不只能補鐵,當中所含有的維生素C還能幫助鐵質在腸道的吸收,所以在吃富含鐵質的食物時,最好連水果與蔬菜一同食用,會有很不錯的補鐵作用。
孕期是女性一生中很特殊的一個階段,也是非常辛苦的一個階段,面對十月孕期中的各種不適,我們一定要調整好心態,掌握正確的解決方法。祝所有媽媽們都能擁有一段美好的孕期時光。
免責聲明:本文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且不提供診療建議。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于正規醫院就診,謹遵醫囑。其中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
供稿:產科 燕薇 編輯:宣傳辦
一審:金鵬 二審:肖錦艷、康昭海 三審:劉艷平
欄目:婦幼健康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