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28歲,3月24日孕3月引產后半月發現宮腔殘留為求不愿清宮,到我門診就診。患者面額痤瘡,活動后感疲乏無力,陰道仍有少許不規則出血,褐色,偶有下腹隱痛,舌暗紅,苔稍黃膩,脈弦澀。B超提示宮腔聲響改變16*8*14mm混合回聲,伴有血流信號。
初診B超報告單
西醫診斷為不全流產。
中醫診斷,胎墮不全(濕熱夾血瘀型)
中醫處理
1??丹參、赤芍、桃仁、紅花、益母草、山楂、枳殼行氣活血,祛瘀生新;滑石粉、薏苡仁、赤小豆、連翹清熱祛濕,佐以黃芪、黨參益氣,川牛膝引藥下行。全方清熱祛濕,益氣祛瘀生新。
2??給予雷火灸,局部作用于胞宮,起到暖宮祛瘀生新,隔天一次,一次三十分鐘,連續三次。
對于流產以后的宮腔殘留物,雷火灸通過行氣活血、溫通經絡促進子宮收縮,排出宮腔殘留物質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次復診:
4月1日患者來院復查B超:宮內膜混合回聲消失,避免了一次清宮。
第二次復診B超報告單
雷火灸
雷火灸雷火灸古稱“雷火針”“雷火神針”等,由艾葉、乳香、羌活、生姜等十幾種藥物組成,兼具攻補,具有溫經散寒、消腫止痛、扶正祛邪等功效。雷火灸的高溫使其燃燒時能產生更強的熱輻射及遠近紅外線網,更有利于藥力及熱力的滲透,作用于治療部位及經絡穴位。
雷火灸療法
快速補充陽氣
灸法以其溫通經絡的特性被認為是陽虛體質的優勢傳統療法,《本草從新》上記載艾葉“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
雷火灸是由艾絨及多種中藥成分組成,具有藥力峻、火力猛、滲透力強、灸療面廣等特點。因而雷火灸扶助陽氣、扶正祛邪、溫經散寒之功優于普通灸法,能更快起效,縮短治療周期。
雷火灸適應癥
1??內科疾病:失眠、急慢性腸炎、胃痙攣、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腹脹、便秘、便溏、呃逆等。
2??肌、骨等關節性疾病:落枕、頸椎綜合征、肩周炎、腰肌勞損、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綜合征、狹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腫、風濕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扭傷、強直性脊柱炎、梨狀肌綜合征、創傷性關節炎、骨折后期灸療。
3??婦科及生殖系統疾病:不孕癥、月經不調、痛經、閉經、乳腺囊性增生、卵巢保養、子宮脫垂等。
線上咨詢掃碼添加
免責聲明:本文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且不提供診療建議。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于正規醫院就診,謹遵醫囑。其中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
供稿:中醫科 戴創業 編輯:宣傳辦
一審:黃友佳 二審:劉艷平 三審:涂劍
欄目:婦幼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