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未引起重視,一個多月后,疼痛仍不能緩解且有加重趨勢,遂來我院影像科拍骨盆DR片。
發現其恥骨聯合間隙稍增寬,雙側關節面可見硬化、毛糙、囊性改變,考慮為恥骨聯合骨軟骨炎。采取對癥治療,療效顯著,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那恥骨聯合骨軟骨炎
是怎么回事?
恥骨聯合骨軟骨炎,簡稱恥骨炎,此處病因并不是由細菌引起的,而是一種慢性損傷所致的關節軟骨病變,表現為恥骨聯合和恥骨支處疼痛。
本病多見于孕晚期及分娩后的女性患者;也見于長期勞損、外傷等能造成恥骨聯合部位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中斷或不暢),導致該部位的軟骨發生缺血壞死或骨壞死,使恥骨聯合部骨質出現邊緣不規則、侵蝕破壞和反應性骨硬化等影像學改變。
那都有哪些臨床表現呢?
恥骨聯合骨軟骨炎臨床癥狀表現為:恥骨聯合處疼痛、酸痛不適,有時走路困難甚至跛行,查體可發現恥骨聯合處有壓痛,部分患者可不痛,局部無紅腫,骨盆分離試驗可為陽性,骨盆有擠壓疼。部分患者可自愈。
恥骨聯合處疼痛,大腿根部疼痛,可合并腰背部、腹股溝區疼痛。
那怎么才能明確診斷呢,
“查兇”有妙招
1.X線攝影檢查—最簡便
主要影像表現有恥骨聯合間隙正常或增寬,骨緣骨質硬化,部分囊變,多見于雙側,也可單側;恥骨聯合骨緣鋸齒狀、鼠咬狀、蟲蝕狀骨質破壞,邊緣不光整,有時可見游離小骨塊,有時恥骨聯合呈不同程度錯位。
2.CT掃描
相比普通X線攝片顯示更清晰,除清晰顯示DR片所表現外,還可顯示:死骨、間隙內游離多發碎裂小骨塊 、恥骨聯合關節面囊變及周圍軟組織情況。
3.磁共振掃描(MRI)
影像學表現為:恥骨聯合間隙可不同程度增寬,間隙內可見帶狀透亮間隙,單側或雙側恥骨聯合骨緣局限骨質硬化,少數囊變;恥骨聯合骨緣鋸齒狀、鼠咬狀、蟲蝕狀骨質破壞,邊緣不光整,有時可見游離小骨塊,早期骨質呈長T1長T2信號,晚期骨質均呈低信號。
醫學影像科簡介
醫學影像中心現有西門子1.5T高端磁共振、聯影乾坤UCT550高端螺旋CT、美國Hologic全數字化鉬靶機等多臺先進影像設備。常規開展全身CT、MRI掃描、全身血管成像及三維重建,能開展多模態MRI對子宮內膜癌、宮頸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術前TNM分期評價,新生兒MRI腦功能成像等。科室以婦女兒童相關影像檢查為特色,開展胎兒磁共振、乳腺鉬靶檢查、輸卵管造影、腸套疊空氣整復術等多項檢查。其中腸套疊空氣整復術成功率高達98%以上,能滿足婦兒診療需求,為患者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咨詢電話:0730—8600550
免責聲明:本文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且不提供診療建議。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于正規醫院就診,謹遵醫囑。其中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
供稿:醫學影像科 方石球、朱凱 編輯:宣傳辦
一審:余泉波 二審:劉艷平 三審:涂劍
欄目:婦幼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