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1 日,是第 37 個 “世界艾滋病日”。
我國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社會共治,終結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題為 “Take the rights path”)。這一主題旨在號召政府各個部門、單位以及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共同肩負起預防艾滋病的責任,朝著 2030 年終結艾滋病這一公共衛生威脅的目標奮勇前行,凝聚強大合力,共同建設健康中國,共享健康成果。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就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首字母縮寫為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體。人們在發現艾滋病兩年后,分離出HIV病毒。
什么是艾滋病(AIDS)?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受到嚴重損害的傳染病,與先天性免疫缺陷不同,它是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造成的,所以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首字母縮寫AIDS,中文音譯為艾滋病)。
艾滋病毒對人體有什么影響?
艾滋病病毒是一種能夠在人類血液中存活的病毒,它主要以 CD4 + T(以下簡稱 CD4)淋巴細胞作為攻擊目標。
CD4 淋巴細胞在人體免疫系統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艾滋病病毒持續對 CD4 細胞進行破壞時,病毒數量會不斷增多,而 CD4 細胞數量則不斷減少,會導致人類免疫功能受損甚至崩潰,無法消滅入侵人體的病菌,進而出現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等,最終導致死亡。
艾滋病傳播途徑有哪些?
1.血液傳播
包括共用未經消毒的注射器和針頭吸毒、輸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污染的采血設備或器械等。
2.性途徑傳播
是指艾滋病病毒可通過性交的方式在異性之間和同性之間傳播,包括陰道交、口交、肛交等,發生體液交換的性行為均存在艾滋病傳播的風險。
3.母嬰傳播
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可通過懷孕、分娩、哺乳把病毒傳染給孩子。
以下是不會傳播艾滋病的行為
艾滋病暴露后如何預防?
●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員在暴露于高感染風險后,如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感染狀況不明者發生體液交換行為,及早(不超過72小時)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藥物,降低感染風險。
●暴露后預防應當在發生疑似感染行為后的72小時之內服用阻斷藥,服藥越早,阻斷效果越好。需堅持服用28天。
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
“四免”
1.農村居民和城鎮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等醫療保障制度的經濟困難人員中的艾滋病人,可以到當地衛生部門指定的傳染病院或設有傳染病區(科)的綜合醫院服用免費的抗病毒藥物,接受抗病毒治療。
2.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詢和病毒檢測的人員,都可在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得到免費咨詢和艾滋病病毒抗體初篩檢測。
3.對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婦,由當地承擔艾滋病抗病毒治療任務的醫院提供健康咨詢、產前指導和分娩服務;及時免費提供母嬰阻斷藥物和嬰兒檢測試劑。
4.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通過多種途徑籌集經費,開展艾滋病遺孤的心理康復,為其提供免費義務教育。
一關懷
國家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關懷,各級政府將經濟困難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屬,納入政府補助范圍,按有關社會救濟政策的規定給予生活補助,扶助有生產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從事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增加其收入。
愛是生命的源泉,預防是健康的關鍵。世界艾滋病日,讓我們攜手遠離艾滋,珍愛生命,共同守護健康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且不提供診療建議。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于正規醫院就診,謹遵醫囑。其中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
供稿:健康教育科 編輯:宣傳辦
一審:康昭海 二審:劉艷平 三審:涂劍
欄目:婦幼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