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 11 月 20 日是 第23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題是“知道你的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病。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其常見程度在各類慢性病中僅次于高血壓和糖尿病,位列第三。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 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病癥。
慢阻肺屬于不可逆的慢性疾病,不過,其多數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往往無法引起人們的關注。事實上,知曉自己患病的慢阻肺患者不足 3%,大部分患者在初次診斷時病情就已經發展到重度階段,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慢阻肺”形成的原因?
“慢阻肺”主要是由吸煙所引發的。無論是主動吸煙還是被動吸煙,比如說吸二手煙等,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呼吸道,對我們的肺造成嚴重的損害。
第二就是環境暴露。比如說空氣污染。然后還有一個就是職業的暴露,工作當中接觸很多粉塵,這些都是對氣道的一個刺激。那再有一個就是反復地呼吸道感染,動不動就有感冒,然后就肺炎了,或者氣管炎了等等。這些反復地呼吸道感染,也是對我們的肺的一個損傷。那再有一大類就是先天性的肺的發育不良。這些都是高危的因素。
“慢阻肺”的癥狀
“慢阻肺”常見癥狀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胸悶等。
這些癥狀可能會漸漸加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動能力。
“慢阻肺”患者注意事項
01丨戒煙
吸煙會顯著增加“慢阻肺”的發病幾率,是其最為常見的高危因素。相關調查數據表明,80% - 90% 的慢阻肺患者都有吸煙史,因此,患有慢阻肺的吸煙者應盡早戒煙。
02丨預防呼吸道感染
慢阻肺患者需留意保暖,防止受涼。在秋冬季節可注射流感疫苗,同時應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此外,要保持居室空氣清新,每天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2 - 3 次。
03丨肺功能鍛煉
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這兩種方式,有助于改善換氣功能、增強患者體質。它們可以維持并增大胸廓的活動度,強化有效咳嗽能力和呼吸肌功能,還能改善呼吸的協調性。
04丨定期排痰
對于處于穩定期的慢阻肺患者而言,有效排痰至關重要。可通過有效咳嗽、體位引流(如采用頭低腳高的體位)以及振動排痰(如使用空心拳振動、排痰儀等方法),來減少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緩解呼吸困難癥狀。
05丨定期到醫院復診
為了更有效地控制病情,除了堅持上述日常護理措施外,患者還需嚴格遵醫囑,定期前往醫院復診。這樣能方便醫生及時掌握病情變化,進而對治療方案做出相應調整。建議每 3 個月左右到門診復診一次。
06丨氧療
缺氧是慢阻肺的根本病因,該疾病所導致的所有嚴重后果皆因缺氧而起。建議患者在家中配備制氧機,必要時依據醫囑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一般要求患者采用低流量吸氧,即 1 - 2L/min,每日吸氧時長可達到 15 小時以上。
如果您出現了長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或者是存在慢阻肺病的高危風險,請您及時進行肺功能的檢查。
免責聲明:本文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且不提供診療建議。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于正規醫院就診,謹遵醫囑。其中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
供稿:內科 張毅 編輯:宣傳辦
一審:張毅 二審:劉艷平 三審:涂劍
欄目:婦幼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