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凌晨4點25分,天空仍然比較暗淡,這座城市大部分人還在安然沉睡。岳陽市婦幼保健院產科迎來了今夜的第四位急診患者。這是一位雙胎妊娠的孕婦,懷孕35周+3天,凌晨3:20在睡夢中出現大量陰道流液,并隱隱感覺到腹部有些悶脹不適。
接診護士有條不紊的給孕婦安排床位、做胎心監護、通知醫生。夜班主治醫師唐敏及時到孕婦床旁詢問病史,得知孕婦在此前3天有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再仔細觀察孕婦的鞏膜和皮膚,發現有輕微黃疸,唐醫生感覺事情并不簡單,立即指示護士急抽血完善一系列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血常規異常、凝血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所有檢查指標全線飄紅,唐醫生馬上考慮到可能是致命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立即將患者病情上報到當班總住院許茜主治醫師、二線李慧峰副主任醫師、產科主任肖錦艷主任醫師、院總值班及院領導,啟動院級危重孕產婦搶救流程。肖錦艷主任指示盡快行剖宮產手術終止妊娠。
病情就是號角,產科、檢驗科、輸血科、新生兒科、麻醉科、手術室等相關科室迅速行動起來,像齒輪突然加速運轉,緊迫而不失條理。李慧峰醫師及許茜醫師沉著冷靜的完成了患者的剖宮產手術,術中娩出兩個有活力的男嬰,并立即將寶寶轉新生兒科。肖錦艷主任火速趕到手術室指揮搶救,手術1小時結束,但患者的病情仍在進展,并可能在接下來的3天內進一步惡化。醫務科組織全院多學科會診,制定完善的治療計劃。經驗豐富的護士承擔特護工作,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產科主任肖錦艷主任醫師每天數次親自查看患者,指導治療,晚上多次通過電話詢問患者病情、復查的檢查結果、監測指標,隨時完善治療方案,精心調整用藥。產科重癥吳鵬博士通過視頻通話遠程指導治療,查漏補缺。一袋袋的新鮮冰凍血漿、冷沉淀、白蛋白、紅細胞懸液、抗生素等藥物源源不斷的輸進患者體內。輸液、脫水、糾正血液低凝狀態、預防血栓抗凝治療,患者的治療在“鋼絲”上小心翼翼的進行。治療過程中,患者的血紅蛋白一度跌到56g/l,嚴重的低蛋白血癥,胸腹腔積液、皮下出血等……,經過產科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患者的病情在術后第3天開始“觸底反彈”,各項監測指標逐漸好轉,平穩進入病情的恢復期。
這一場搶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產婦的賽跑,能取得勝利,得益于首診醫師及時診斷,上級醫師當機立斷行剖宮產術,終止了病情向更嚴重方向發展,得益于不斷完善檢查、精準治療、精細護理、強有力的對癥支持治療,通過全院多學科通力合作,嚴守防線,保障了孕產婦的生命安全。
科普知識點: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種少見的產科危急重癥,起病急,病情兇險,嚴重危及母嬰生命安全。發病率為1/7000—1/20000,孕產婦死亡率高達18%,圍產兒死亡率高達23%。該病確切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發病初期僅有如惡心、嘔吐、乏力、全身不適等非特異性癥狀,不容易識別,但病情進展迅速,短時間內即可出現肝功能衰竭、進行性黃疸、凝血功能障礙、急性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病情在妊娠終止前無法緩解。治療此病的關鍵是早期診斷、及時終止妊娠,積極給予對癥支持綜合治療。患者產后完全恢復需要數周時間,一般不留后遺癥。
供稿:產科 肖錦艷 燕薇
審稿:院辦 王禮保 余丹